闲来一坐s话投资
本人上篇文章《投资观察:成长与价值并非“死敌”》写出分享后,自己仍感到有些意犹未尽,觉得有再进一步谈谈的必要。比如,如何区分价值股与成长股,有没有什么可以量化的参照标准,它们之间的买卖策略又有什么不同,等等,这些问题厘清了,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自己在投资道路上走偏。
我所理解的价值股当是这样的:
1、它们在行业内已经经过了惨烈的充分竞争而成为行业中的“王者”。“一将功成万骨灰”,别看它们今天在行业内有着很大的话语权,或者在自己的细分领域过着“占山为王”的滋润日子,其实它们均是踩着许多失败者的尸体走过来的。市场经济的竞争特点就是“损不足而补有余”,强者恒强、马太效应是普遍规律,这真是个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2、它们的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较高了。比如有的市占有率已达40%以上,甚至有的市占率已经超过60%。具体的数据指标还当依行业属性的不同而定,比如有的市占率达到20%、30%或许就快要达到饱和程度了。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,就如造物主不可能让老虎再长上翅膀一样,一家企业再强大,也不可能全霸整个行业,就像有肯德基就有麦当劳、有可口可乐就有百事可乐、有格力就有美的、有伊利就有蒙牛一样,如果真个是想赢家“全吃”,就该让反垄断法制裁了。——其实,就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看,有强大竞争对手的“王者”,才不敢懈怠,反而更利于这些“王者”们的良性发展(竞争才是个好东西)。
3、它们的净利率曲线是越来越向上的。这个好理解,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。在“战国混乱”期间,为了抢占市场份额,争霸天下,自然是先要加大投入,扩大再生产,甚至经过惨烈的价格战之后才杀出下条血路、生路来,所以在先期其净利率往往是不高的,甚至草创之初还是亏钱的,然而经过充分的竞争之后,剩下的“王者”开始瓜分天下,并且在行业内也渐渐取得话语权,甚至拥有一定的定价权,加之不断采取现代化的生产手段进而使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,所以,往往进入利润收割期。
4、它们的财务报表上已经拥有丰富的自由现金流。甚至钱多得感觉没处花了!
5、较为优厚的分红。对于公司是否分红,市场是一直有争论,其实在我看来,公司分红与否当与其所处历史阶段结合来考察,如果企业进入相对成熟期之后,公司必须要加大分红比例,比如其股息率,甚至要达到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水平才让我满意。为什么呢?因为企业家可非寻常人物,他们个个可以称得上是旷世奇才,具有这种性格基因的人在战争年代可立奇功或占山为王,在和平年代也会成为某个行业的枭雄,从其种程度上这种人物是不可复制的,但正是由于此,他们一般也多有“粪土当年万户侯”的创志与情怀,因此,不断地扩张往往是他们的天性,但是人再强大也不可能是神,也是有能力边际的,因此,他们中有的又往往反而因为这种天性而将钱投在不该投的地方。所谓一鸟在手,胜过两鸟在林。作为小小的投资者,我还是先要那“一鸟在手”比较踏实。所以,能够提供优厚的分红,这是我衡量它们的一个硬指标。
6、其长期ROE,如五年,至少在15%以上。这也是我要的一个硬指标、金标准。
7、市值相对较大了。比如,500亿以上,1000亿以上,或者更大。这也是个参考指标,因为一家优秀企业最终做到多大市值,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其行业整体容量。比如,有的可能市值做到1000亿可能还远不是“天花板”,或者国内是天花板了,但是走向国际化,冲出国门了,而有的做到500亿市值再往上努力可能就已经十分困难了。具体的还是要根据行业的不同而斟酌。
8、市场普遍的看法是它们已经相对“成熟”了(当然是不是真正进入成熟期当自己定夺,或许市场错配也说不定)。因此,市场先生就一直给予它们较低的市盈率估值待遇了。
具备了以上八个特征,我认为大抵就可将之归之为价值股之列了。
举例说明:格力电器、双汇发展、福耀玻璃等。
特别需要说明的是,对于这种价值股,其经济特质就像三国时期的曹、刘、孙一样,是显而易见、容易识别的,对其估值的考量也相对容易得多。比如,依照其较高的股息率(分红再投资也是一种复利),再辅之以必要的财务数据,则差不多能够判断。当然,长期持有这种股票,取得稳定的长期收益是可以预期的,但是若想在短期内取得爆发性的收益,还是远离为好。当然,如果自己能够挖掘与判断,感觉它们的所谓成熟只是市场的一种错配(被成熟了),在将来取得低风险、高收益也是大概率事件。
相对于价值股的容易识见与判断,成长股则相对要复杂得多了。那么,对于成长股,又当如何理解呢?
1、它们多处于较为新兴的行业,或者与国家经济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,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契合。至少在这个行业内还没有经过太充分的竞争,甚至还处于“百舸争流”的竞争生态。
2、企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,比如收入与净利增速在30%以上,或者是这家企业的很多利润点仍未完全释放。
3、市值相对较小,未来的行业空间却相对较大。当然,这个市值总量也是需要根据行业不同特点来区分的,比如,在有的行业可能300亿、500亿市值还有很大发展空间,而在有的行业可能命中注定也做不到500亿。
4、由于它们仍然处于价值扩张时期,所以自由现金流也并不好看。
5、对于分红的标准可以放宽,甚至可以不分红。
6、由于这类企业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时期,市场多数情况下不会给予它太低的市盈率估值待遇。哪怕是在大熊市之中,如2008年大熊市恒瑞医药仍有30倍以上市盈率,云南白药仍有25倍以上市盈率。
7、单纯概念股、故事股除外。
需要说明的是,相对于价值股,成长股的投资难度显然是较大的。如果说价值股投资的最大痛点是容易掉入低市盈率的估值陷阱的话,那么成长股投资的最大痛点便是突然企业快速增长不再,市场立马给你个估值杀。但是,成长股一旦选对,并坚定持有,短期之内取得较高收益,甚至是取得爆发性收益,如一年n倍之类。这一点,估计近几年钟情于小盘成长股的投资者早已经尝到不小甜头(当然现在有的又吃到苦头[俏皮])。
对于成长股的估值,万不可拿着格力电器的尺子去衡量恒瑞医药,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永久错失。甚至在很多情况下,传统的市盈率、市净率估值法是失灵的(当然也不能是市梦率、市胆率)。根据本人的经验,对于这种成长股投资更多的是考量一个人的商业洞察力。比如,可以运用整体估值法(或者运用PEG),比如一家企业的市值今天是100亿,你运用自己的商业经验判断,在可以预期的年度内,它差不多可以做到300亿、500亿,于是你便可以择机大胆买入。
投资最重要的是确定性。选择成长股的投资时机,自己仍然认为我们可以先站在行业的制高点上耐心观看,等看到其中“相对胜出”者时,再下手不迟,这样虽然开始的甜头吃不到,不过胜算倒更大些。
举例说明:如通策医疗、爱尔眼科、宋城演艺等。

最后再补充说明:
1、以上的划分并不科学,仅仅是自己粗线条经验的总结,而且这种界定也仅仅是在一些弱周期企业身上更有效些。如强周期企业就不好把握。
2、所例个股仅仅是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的,并不等于当下就有投资价值,切记,切记!
3、其实,在我看来,中国股市中一些优秀的投资标的,并不容易这样划分,如果硬要分类的话,自己认为将它们归之为价值兼具成长,或许更为恰当些。而且这种类型的更居多些。
4、组合的多样化不仅表现在行业上,有时也表现在不同类型的股票上,所谓因股施策也。至于所占比例多大,取决于自己的投资偏好,或者取决于投资风格的激进与保守,或者自己的投资预期大小、资金量大小。
5、有大量的数据证明,就长期而言,价值股的投资收益往往高于成长股投资(原因往往是市场对价值股的预期更悲观,而对成长股的预期常常偏乐观,原因还是在于“预期”这东西),但是任何事情也不是绝对的。比如,现在的市场偏好似乎更倾向于价值股,但是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矫枉过正,当市场走向极端之时,或许成长股的机会又渐行渐近。诚如自己上篇文章所说的,成长与价值并非“死敌”,投资之锚仍然是在“价值”二字上。